1)螺栓的極限扭力;
2)原用螺栓緊固扭力;
3)實現(xiàn)緊固的最小預緊扭力。
以上三個因素,缺一不可。
A、碟簧設定的預緊扭力值<實現(xiàn)緊固的最小預緊扭力時
此時被緊固件無法通過碟簧實現(xiàn)有效的預緊補償,碟簧是在該螺栓有效預緊區(qū)以下的無效預緊區(qū)內工作,如按正常的螺栓扭力值上緊,此時的碟簧已被壓平,碟簧即真正意義上的墊圈,其效果與不如碟簧的效果是一樣的。
B、碟簧設定的預緊扭力值>螺栓的極限扭力時
此時被緊固件亦無法通過碟簧實現(xiàn)有效的預緊補償,碟簧產生變形的前提是在該螺栓有效預緊區(qū)以上的超預緊區(qū)工作。如按正常的螺栓建議扭力值上緊,此時的碟簧無任何變形,加碟簧如加螺母一般,其效果與不加碟簧的效果亦是一樣的。但如果按該碟簧設定的扭力值收緊,將導致螺栓被屈服拉斷的可能,其后果會更加嚴重。
C、碟簧設定的預緊扭力值≈原用螺栓緊固扭力時
即碟簧設定的預緊扭力值是以原用螺栓緊固扭力值為基準的,允許有一定的偏離范圍,這一范圍的極限既是奧賽羅高溫預緊碟形彈簧的最大建議扭力值與最小建議扭力值,它是奧賽羅高溫預緊蝶形彈簧的設計者們通過對大量不同的緊固件材質在最低緊固情況下與螺栓屈服前的測試基礎上,應用行程扭力計算、數(shù)據查詢、電腦設計等多種先進的科學手段,獲得的相關綜合技術數(shù)據。